当前位置: 主页 > 企业文明 >

大豆供应紧张支撑豆粕价格后市或仍维持高位震荡

时间:2022-08-09 14:15来源:未知 作者:admin 点击:

  上半年回顾:上半年全球大豆供应紧张,进口大豆成本持续高企,国内疫情影响油厂开工,豆粕供应不足,第一季度豆粕价格强势上涨;后续国内豆粕供应逐渐增加,但进口成本并未明显下降,豆粕维持高位震荡运行。

  1.对于旧季大豆来说,南美地区受干旱困扰,大豆减产明显,USDA不断下调全球大豆产量预估;上半年末虽因产地降水情况好转小幅上调5、6月大豆产量,但国际大豆供应依旧紧张,进口大豆成本持续高位。

  2.第一季度是大豆到港的季节性低谷时期,豆粕供应本就偏少;同时一季度末国内疫情大面积爆发,各地封控、停工导致油厂开工不足,豆粕供应更显紧张,提振豆粕价格。

  3.一季度得益于油粕价格乐观,油厂盈利丰厚;但二季度油粕价格再涨困难,进口成本依然高企,榨利回落直至亏损,如亏损持续或抑制后续油厂买船。

  4.一季度受豆粕供应紧张影响,油厂与下游企业均维持低库存;但随着二季度豆粕供应趋宽,油厂原料与企业库存均开始累库,压制豆粕价格。

  5.受疫情影响消费平淡,猪价低迷,养殖端维持去产能,上半年豆粕需求一般;但随着猪价反弹,养殖端利润由亏转赢,养殖户或重新调整饲料配方,且补栏积极性或提升,需求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不大,预计维持刚需或小幅上涨。

  总结与展望:上半年受国际大豆紧张格局和地缘政治紧张影响,大豆成本高企;短期大豆成本难以明显下降,豆粕价格难大跌;后市虽有供应趋宽的预期,但距离其兑现仍有一段受天气扰动的时期,且终端需求或有明显支撑,因此我们建议以震荡思路对待,成本明显回落前不建议过分看空,逢低看多的性价比更高。

  2022年上半年豆粕在年初开始上行,3月底主力合约更换后又走出了一波上涨,随后维持高位震荡偏强走势,基本面延着供需格局紧张的主逻辑运行。对于现货来说,豆粕价格基本延续季节性走势,春节前夕受备货支撑,行情较好,而节后进入需求淡季,价格回落,不过今年淡季由于国际动荡局势和成本支撑,豆粕价格也较往年同期偏高;再加上一、二季度交汇时期,国内疫情爆发,豆粕供给减少,豆粕价格高位运行;整体来看高于去年同期500元/吨,较供需正常年份同期高出约1000元/吨。对于期货合约来说,文华豆粕主连今年最高触及4495元/吨(3月24日),最低下探3121元/吨(1月19日),截止6月30日,整体较今年年初涨20.14%。

  上半年豆粕走势主要分为两个阶段:首先第一个阶段是豆粕一路上涨的阶段,年初豆粕从于较低位置开始上涨。南美地区天气多变,天气炒作继续扰动市场,美豆价格有支撑;同时国内春节备货行情开启,下游企业纷纷采购,豆粕需求向好;春节过后原本应该迎来下游的淡季,但南美天气持续干旱,作物减产幅度明显,全球大豆供应紧张的格局明朗;再加上节后国内疫情多发,油厂开工不及时,豆粕库存低位,市场供需矛盾明显,豆粕现货供应恢复不及预期,货源也相对紧张,高成本叠加低供应,推动豆粕再创新高。

  第二个阶段则是豆粕高位震荡运行的阶段,3月底开始,受4月大豆到港增加及国家抛储影响,市场供应紧张的局面稍有缓解,豆粕再涨困难,期现货价格均回调;不过自4月USDA供需报告发布以来,国际大豆供应紧张局面凸显,再加上国际冲突影响,美豆播种进度受干旱天气拖累偏慢,市场多头信心增强,高位偏强震荡运行直到6月上旬;但6月中旬开始,受美联储加息影响,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回调,且市场利多暂时出尽,豆粕回到高位震荡区间下沿。

  整个2022年上半年,全球大豆一直延续供应紧张的局面。从去年四季度开始,南美地区大豆产量就因为干旱天气受到严重威胁,导致原本丰产的大豆大幅减产;此后在今年上半年,南美仍饱受天气困扰,大豆生长期天气炎热少雨,影响作物优良率,USDA也不断下调产量预估,直到今年的5、6月份,南美大豆产量才因降水好转小幅上调,但整体上半年,全球大豆紧缺,支撑美豆价格,大豆成本处于高位。

  从历年的大豆到港量来看,上半年大豆到港本来就偏少,一直到4月才有所好转,油厂大豆本就紧张;再加上3、4月国内多地新冠疫情复发,国内主要油厂(主要是东莞)所在地也饱受疫情困扰,封控与停工导致油厂压榨也有限,豆粕供应紧缺,支撑豆粕价格上行。

  但4月下旬开始,随着国内多地疫情的可控发展,油厂也逐渐恢复开工,再加上大豆到港季节性增加,缓解油厂缺豆现状,豆粕供应逐渐由紧张转向宽松;但由于国际大豆依然呈紧缺状态,进口成本高企,豆粕价格仍保持高位震荡走势,并未反转。

  从压榨利润来看,今年第一季度油厂均处于盈利中,且利润处于近三年最高水平;但二季度随着豆粕价格再难创新高,压榨利润也开始下降,直至亏损。上半年最高亏损至约707元/吨;盈利最高至约1350元/吨。一季度油粕价格均涨至高位,油厂盈利丰厚,但二季度油粕价格涨幅有限,进口成本依旧维持高位,油厂利润开始下降直至亏损。

  考虑到近期油厂亏损明显,再加上天气炎热,大豆也不易保存,油厂后续买船数量或有限;不过近期美豆价格下跌,进口成本进一步回落,刚需支撑下油厂榨利或逐步好转。

  从压榨企业大豆库存来看,年初油厂库存本就不多,加上大豆到港有限,库存继续下滑,3-4月国内疫情爆发,库存更是下降至3年最低水平。4月中旬后,进口大豆到港增加,叠加下游需求的平淡,油厂大豆库存开始季节性上升。

  下游企业豆粕库存和油厂原料库存趋势大体一致,今年春节前夕,下游提货意愿好,库存下降;旺季过去以后,下游企业囤货意愿不强,基本上按需购买为主。不过与往年不同的是,今年春节过后本有常规节后补货动作,下游企业库存理应开始上升,但由于今年3、4月份疫情复发,各地封控,油厂停工,导致下游企业无法补库,库存维持低位,直到4月底疫情可控后,库存才开始进入累库周期。

  今年上半年,豆粕消费情况基本与去年同期相似:国内有疫情困扰,消费较为平淡。上半年生猪养殖亏损依旧严重,产能去化现象普遍,生猪存栏下降,同时因利润低迷,不少养殖户减少饲料中豆粕添加量;至于蛋鸡存栏虽有所增长,但整体水平还较低,对豆粕的需求并无明显提振,整个上半年消费端保持较淡水平。

  由于上半年猪价低迷,生猪养殖亏损严重,养殖端也走上了去产能的道路,生猪存栏的下降导致饲料需求缩减。但随着猪价触底回升,叠加后半年中秋国庆节的旺季提振,养殖端对后市预期良好,生猪存栏也在4月停止下降;后续随着利润的好转,饲料配方或被调整,豆粕需求有小幅增加的可能,至少维持刚需没有大问题。

  今年上半年,尤其是第一季度,全球大豆供应紧张,进口大豆价格高企且进口量偏低,再加上国内疫情反复,油厂压榨与下游提货均较困难,豆粕价格保持强势上涨;第二季度随着国内疫情好转,同时大豆到港季节性增加,国内现货紧张的局面逐渐缓解,但由于国际大豆供应格局仍紧张,进口大豆成本维持高位,豆粕价格高位震荡运行。

  在美国3月底种植面积意向调查报告中,美国新季大豆种植面积有增加的预期;但在大豆播种期,恶劣天气影响了播种进度,造成美豆播种速度偏慢;同时因俄乌冲突导致全球谷物供应紧张,玉米价格上涨大大刺激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,部分农民将大豆改种玉米;预计线万英亩,目前市场预估种植面积大约在9044.6-9060万英亩左右,虽有下降但高于去年的8755.5万英亩。

  从全球大豆供应格局来说,新季大豆是有供应趋宽的一个预期,虽然不如3月底预估的宽松,但整体上还是较去年好转,供应紧张的情况稍有缓解,缺乏对价格的进一步提振作用;而从需求端来说,生猪未来仍可期,存在饲料刚性需求,对豆粕价格有支撑;叠加上国际形势依旧动荡,大豆产量也继续受到天气扰动,豆粕或仍延续高位震荡格局。

  因此,我们建议关注月底种植报告的发布,如种植面积基本符合市场预期,则以高位震荡的思路对待;而如果种植报告明显利多,加上后市的需求支撑则可考虑逢低看多。总体上来看,报告利空的可能性不大,因此逢低看多的性价比较高,同时需注意上下方空间,谨慎对待为宜。

 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,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。

  震荡行情何时重拾涨势?机构发布最新策略,布局三大主线家上市酒企 首次单独披露ESG报告

  7月31日晚间公告集锦:华友钴业、中伟股份拟向特斯拉供应三元前驱体产品

  国家卫健委:昨日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74例、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360例

 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,这家国有支付机构董事长被查!任职仅一年有余,什么情况

  涉嫌严重违纪违法,这家国有支付机构董事长被查!任职仅一年有余,什么情况